行人民所盼 展人大担当
来源:区人大      作者:区人大       发布日期:2024-01-29
    2023年7月,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铭恩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接待选民群众,听到新桂社区居民反映和园年久失修、盼望改造升级的心声后,提出了人大代表探索以众筹方式引导热心居民共建家园的建议。
    11月18日,“睦邻和园”揭牌,成为焕然一新的街心公园,群众的心声由此变成“掌声”。 初心连着民心。一件件民生“微实事”,藏着一个个暖心的人大代表故事;一次次为民履职的行动,汇聚成一股股促发展、惠民生的暖流。
    过去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坚强领导下,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带领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助力拼经济、抢先机、强科技、美家园、办实事,掀起主题教育学习热潮,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顺德落地见效,为顺德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人大力量。

一项项务求实效的监督工作
写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大答卷

    2023年12月,顺德大桥、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易地新建项目主体结构等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封顶;联围系统治水试点范围内劣Ⅴ类水体由年初的65条减至年底的34条……
    在城市和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背后,顺德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引领各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和人民期盼,全面谋划推进人大工作,努力推动一张张“规划图”变成一幅幅“实景画”。
    紧扣“工业立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区人大常委会大兴调研之风,走访联系人大代表,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双十园区”加快建设和集聚发展、航道和港口高效运转,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助力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追寻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的新图景,人大履职脚步走遍城乡上下,凝聚同心力,共绘同心圆,助力治水大会战、城市提品质,促进水乡提颜值、文旅添活力,推动城市精管理、塑形象,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重塑“水韵凤城”美好生态。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询问会,聚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激发全区上下赛龙夺锦、奋楫争先的干劲和决心,全过程监督助推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人大监督所至,成效接踵而来:教育和医疗事业提质扩容,让人民群众更满意;历史文化建筑活化利用,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行走顺德、美化家园”APP完善工作机制,引导全民参与家园共建……一项项务求实效的监督工作,写就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大答卷。

一件件高质量办理的代表建议
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为民底色

    顺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闭会期间共收到代表建议76件。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努力推动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民意变满意。
    “跨线桥下,车辆转弯掉头的弧度普遍存在短、急、险的问题,掉头后汇入车道也比较困难。”这一市民群众反映的呼声,写在了区人大代表王建的建议里面。
    2023年4月18日,区人大常委会对此进行重点督办,实地视察105国道勒良路口跨线桥下交通组织情况,听取区交通运输局和区交警大队汇报,现场找问题、提良策,推动优化交通掉头车道设置。
    “顺德要努力打造旅游文创产品,实施地方‘文化旅游礼物开发计划’,带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区人大代表周家星为旅游业发展积极建言。
    2023年4月25日,区人大常委会对周家星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召集旅游业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和专家小组成员共商共议,建言献策,聚力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
    “我们希望区、镇(街道)两级成立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并针对项目投产前的各个审批环节进行深度整合,解决审批难题。”区人大代表劳艳贞提出《鉴往审批症结,破解发展瓶颈》的建议,受到区人大常委会的重视。
    审批有堵点?人大来督办!2023年5月,区人大常委会听取政府部门办理代表建议的情况,督促部门对产业项目落地过程的各个审批环节进行优化和提速,推动顺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向“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目标迈进。
    一件件代表建议,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诉求,道出了顺德高质量发展的破题关键。代表建议得到有效办理,是顺德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是初心与民心交融、人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真切体现。

一串串记录工作成效的数字
标刻着为民履职的深度、广度与温度

    一年来,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推动政府加快推进民生实事项目。
    全区新增学位10660个,新增宿位9874个,超额完成任务。一批校舍经过高标准提升建设后实现了蝶变焕新。
    新增医养结合床位231张,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助力顺德争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全区10个美岸示范项目顺利推进,优化了滨水空间。20条黑臭水体整治、300公里排水管网建设和1万亩鱼塘尾水处理,提升了水环境。
    74个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提升了市民购物体验。全区首个光储充电立体式停车库建设树立了示范标杆。2099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场)建设,满足了市民需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了4389户家庭的生活环境。桥下空间“金角银边”得到合理利用,华丽转身为集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社区主题公园。这些民生项目更好提升了城市品质。
    着眼群众身边“急难愁盼”,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服务解难题,一年来推动办理民生“微实事”共572件,已解决554件,诠释了人大代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使命担当。
    顺德把“连心桥”建在群众身边。随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扎进最基层,民主和法治更加根系深远、枝繁叶茂——全区8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串点成面”,工作网络不断完善、民主渠道持续拓宽。各级人大代表更加主动担当,一年来,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累计组织人大代表2339人次参加进站接待选民群众,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36条,推动解决1133条。
    2023年7月,在“绿美广东 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主题活动期间,区、镇(街道)两级人大精心组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履职活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全区五级人大代表共1979人次参加活动,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278件,已推动解决194件。代表们密切联系群众,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智,共绘绿美顺德生态建设新画卷。

一次次先行示范的创新举措
开创百花齐放的人大工作新局面

    2023年,顺德区、镇(街道)人大工作加强上下联动,探索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人大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增强全区人大工作整体实效。
    一年来,各镇(街道)人大立足实际,聚焦作用发挥,用活用好人大制度,不断拓宽民主渠道、丰富履职内容,使民主活力不断增强,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基层人大工作新局面。
    例如,容桂街道人大工委进一步创新“错时联系群众”制度,组织代表利用休息时间接待群众,更好地方便群众直接向代表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龙江镇人大把联络站建在社区党群中心,并向商协会延伸,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助力企业排忧解难。其中,文华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代表议事会,并采用“云直播”的方式让更多居民知情和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勒流街道人大工委则以“人大代表每月活动日”为主题,通过“代表提、政府办、人大督”的形式,有效解决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一项项先行示范的创新举措,让顺德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更加活力焕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更加越彰显,也为新一年人大工作汇聚起磅礴力量。
    走过踔厉前行的一年,顺德又将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2024年1月30日,是顺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日子。
    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
    在新的一年,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将引领各级人大代表,迈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继续以更加饱满的履职热情,为“百千万工程”典型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人大贡献,助力顺德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