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建设,是顺德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补齐民生短板,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支撑。
为更好落实区委决策部署,监督促进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快全区重大项目建设,9月22日,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召开2023年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专题询问会,建议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抓调度、抓协调、抓服务、抓保障,把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投资促发展的引擎和压舱石,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
均居全市五区第一
这次专题询问会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福信主持。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梁伟沛率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教育局、区经济促进局、区招商局、区财政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区以水兴城办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场应询。
2023年,顺德聚焦项目建设主战场,多措并举,重大项目稳中有进,建设总体保持较快推进势头。全年纳入省、市重点正式项目152个(产业工程110个,基础设施工程30个,民生保障工程12个),总投资2592.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0.52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居全市五区第一。
其中1-8月,全区省、市重点正式项目共完成投资275.63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1.9%,完成投资体量为五区最多,完成投资速度居五区第二;省、市重点项目在建149个;产业工程数量占省、市重点正式项目7成以上,一批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先进制造业在顺德完成布局,一批高端装备制造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顺德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补齐民生短板,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增添强劲动能。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顺德坚持党建引领,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落实工作专班,统筹各方力量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高效实施;坚持问题导向,提前谋划储备一批连片、有规模的工业用地,推动“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紧盯政府投资导向与重点支持领域,创造条件推动重点项目争取上级资源资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项目审批“堵点”“卡点”问题,统筹加强项目审批服务,推行“拿地即开工”标准化流程,打好
“联审联批+帮代办服务”的组合拳。
有备而来,精准询问
理清重大项目建设思路
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重大项目建设,在专题询问会之前就组织各级人大代表们开展前期调研活动,问进展、找问题、谋良策,为此次专题询问会做足功夫,有备而来。
“如何做好全区重大项目的用地保障?”“我区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方面有哪些成效?”“各地财政收支形势都比较紧张,顺德如何做好资金保障?”“如何做好能源保障,为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在专题询问会上,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专家委员会成员直指要点,积极询问。
面对询问,相关部门没有回避,坦诚应答:顺德强化用地资源保障,全力推动全年7000亩工业用地出让,截至8月30日,已出让4102亩,同时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保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争取先进制造业项目使用省级专项用地指标,用地审批提速增效,为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和重大产业项目引进提供了空间支撑。今年1-8月,已供地增资扩产项目31个,面积1915亩,总投资263亿元,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压舱石效果显著,新赛道产业、新兴产业项目增资扩产势头强劲,全区营收十亿元以上有增资扩产需求本土企业100%实现供地。引进包括赛威中国华南制造基地、佛山市“大南海”科技产业园等区外重大产业项目7个,涉及出让面积809.55亩,总投资额达208.03亿元。
强化资金保障。积极统筹财政收入,努力争取专项债券政策红利。同时科学铺排项目建设资金,“把好钢用在刀尖上”,资金重点安排在治水项目、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和学校、医院等民生领域重大项目,以及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数字化智能化、先进制造业、黄金珠宝等重大产业项目。
强化用电保障。虽然目前全区现有220KV变电站9座,但电力负荷以年均5.02%的增长率持续增长,随着近年和接着下来的大批工业用地推出和项目落地,电力设备重过载问题突出。“十四五”期间,顺德实行电网建设补短板,目前已启动5座220KV变电站建设及一批重要节点的110KV变电站等电网设施建设,在专项债券项目中也安排了涉及110KV及220KV以上的电网重点项目31个,为不断增长的民生和产业用电需求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城市品质提升、学校扩容提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也是专题询问会的焦点话题。相关部门回应,顺德清岸行动今年清拆违建23.98万平方米,试点联围工程建设全面进入大兵团作战模式,污水管网建设今年完成367.09公里。最美校园建设和老旧学校“焕新行动”同步推进,一批学校改扩建如火如荼,不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全年预计新增学位不少于5600个。全面推动区域医疗高地建设,目前省、市重点医疗工程项目共4个。
凝聚合力,共建共享
为顺德高质量发展累积动能
整个专题询问会在一问一答之间,传递了群众呼声,汇聚了代表智慧,理清了重大项目建设的思路,彰显人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促重大项目建设的担当。
区人大代表卢宇凡认为,相关部门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制造业当家”的理念,资金安排和项目建设过程都体现出严谨性和前瞻性,将为顺德带来更多发展优势及提升民生事业发展水平。同时,人大监督工作也非常专业,为重大项目建设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建议。
梁伟沛认为,区人大常委会对重大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题询问,是立足现在、构筑未来的一件事,为今后工作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询问过程直指关键环节,令人充分感受到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专家委员会成员认真履职、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他表示,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既承载着现阶段扩大内需的重任,又事关为顺德产业发展找到新赛道。重大项目里面有110个民营投资项目,呈现了顺德经济的底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专题询问会的意见照单全收,针对存在问题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咬紧目标不放松,狠抓项目建设各环节,做好前期谋划,确保“要素跟着项目走”,保质保量完成重大项目建设,以高质量的重大项目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认为,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抢资源抢项目、拼经济拼速度、比服务比口碑,体现了赛龙夺锦、奋楫争先的干劲。
李福信表示,组织专题询问会是开展人大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专题询问会的成果转化为重大项目的建设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努力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他指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重大项目的意义,树牢“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以重大项目打牢发展基础,调优发展结构。要把握关键环节,一项目一策做深做细,挂图作战,做好要素保障,奋力跑出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度。要强化统筹、形成合力,下沉一线打通堵点、解决难点。要抓好项目储备,健全政企对接机制,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干一个成一个,不断累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他同时希望,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职,与广大市民一起积极配合和支持重大项目规划和落地,在全社会形成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的良好氛围,让全体市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