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直击热点
来源:区人大      作者:区人大       发布日期:2023-09-26
    9月22日,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召开2023年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专题询问会。会上,就一些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专家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询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云鹭片区开发、地铁近期规划建设和学校扩容提质等热点问题予以回应。

云鹭片区将遵循“人鸟共生”原则
保障鹭鸟生存空间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伍时骏问:云鹭片区的建设是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片区储备土地资源丰富,生态本底好,水系纵横交错,尤其是位于片区核心的鹭鸟天堂,数以万计的鹭鸟繁育栖息。请问,相关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片区开发建设有序进行,同时又能确保鹭鸟的栖息繁育不受城市建设的影响?
    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答:在今年6月28日,成功举行了“鹭水兴城、绿美顺德”顺德云鹭片区规划发布会暨片区建设启动仪式。云鹭片区坚持生态发展理念,以“生态先决、生态共生、生态驱动、生态引领”为引导,建设高品质的产业、居住、商业、文化等产品,打造3.0版中心城区,营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其中,《云鹭片区开发建设综合实施方案》对片区的开发建设作了完整的计划铺排:首先对现状鹭鸟天堂进行生态修复,同时规划预留了鸟类迁移扩散的生态廊道和湿地浅滩作为鸟类的“觅食区域”。城市布局和形态也遵循“人鸟共生”的原则,建筑高度围绕鸟类生态空间梯度进行控制,建筑材质、色彩和灯光也会减少对鸟类的干扰,未来建设施工过程也要严格管控,避开五六月的鹭鸟繁殖期。从云鹭湿地公园动工建设开始,邀请动物保护专家开展生态监测,持续到工程结束后。实施首席设计师制度,做好规划设计管理与开发建设实施的技术指导。

构建“四横两纵”地铁线网
打造“三主两辅”客运枢纽

    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主任廖启炘问: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深入推进,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迫在眉睫。顺德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岸重要节点城市,如何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 区交通运输局答:近年来,顺德努力推动内联外通的交通体系建设,通过构建多网融合的综合交通格局,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轨道方面,顺德加快轨道网络规划建设,进一步融入国家铁路网络,直连直通湾区核心。在建设城际铁路之外,顺德推进佛山地铁11号线,并争取广州地铁26号线顺德段纳入近期建设规划,构建“四横两纵”的区域地铁线网。 道路方面,目前,顺德区南国东路延伸线工程(顺德大桥)、伦桂路北延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在推进中。 港口方面,顺德将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和集约化发展,将顺德的港口融入湾区组合港体系。目前正在重点推进顺德新港(了哥山港)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服务范围。
    枢纽方面,顺德着力打造顺德学院站、龙江站、顺德北站(东平站)“三主”和顺德站、顺德客运港“两辅”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以铁路城际枢纽为核心,将公路客运枢纽整合在一起,提供便捷高效的铁路交通和换乘服务。

学校扩容提质:
最美校园建设和老旧学校“焕新”两手抓

    区人大常委会专家委员会成员、西山小学校长陈志斌问:打造高品质教育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顺德在政府投资学校的扩容提质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区教育局答:近年来,顺德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华南师大北滘学校、华东师大附属顺德美的学校等一大批学校已建成启用;佛山一中顺德学校、华东师大二附中美的中学正在加紧推进中;顺德一中、李兆基中学、郑裕彤中学、青云中学改扩建如火如荼。
    顺德用最好的地块、最大的投入、最强的设计、最优的施工,大力推进最美校园建设。自2021年以来,全区启动了3批“最美校园行动计划”概念竞赛。同时,顺德开展老旧学校“焕新行动”,计划推进33个项目建设,解决学校空间不足、设施过旧、场地破损、功能落后等问题,积极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顺德还积极引进一批知名高校,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合作办学,发挥高校理念引入、师资输入、管理注入的优势,不断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推进集团化办学,以强带弱,整体联动,提升整体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