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与顺德融媒合作推出的直播对话访谈节目《人大代表有嘢讲》节目播出。节目为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倾听群众心声拓宽渠道,让代表们现场与市民交流互动,听取民意,了解民生。
本期节目的话题是:顺德如何激活赛事经济新名片。围绕这一话题,参与节目的两位人大代表畅谈感受,分享观点,并现场与市民、网友交流意见建议。
“催谷”人气
提高赛事“含金量”
进入11月后,顺德大型赛事不断,包括11月10日的美的·2024顺德半程马拉松已经顺利开跑,来自五湖四海的1万多名选手奔向顺德;展望12月7、8日,2024年中国龙舟大奖赛暨“行运一条龙”祈福巡游即将在顺德举行。
对于顺德过往和即将举行的大型赛事,节目中,两位人大代表用了“热闹”“美好”等关键词肯定了赛事对顺德城市环境、人文魅力、文旅发展等方面的提升。对于顺德如何抓住机会以赛促旅,以赛兴城,区人大代表、佛山市口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佩芳认为,政府作为主导单位,首先要发挥好“搭台”的作用,把赛事办好;同时还要广泛动员各行各业、商协会的参与,打好赛事经济的基础。
“我们公司有一个旅跑品牌,在韩国以前的一个马拉松赛事上,我们拿到了韩国旅游局提供的一些马拉松名额,之后我们根据这些名额设计了专门的旅跑产品、路线,吸引了不少游客到当地跑马拉松,然后再体验当地的文化,足足逗留了五、六天。”陈佩芳在节目中举例说明,建议顺德可以根据大型赛事的特点,与企业、商协会等实现资源联动,例如设计主题式旅游产品,进一步“催谷”大型赛事所带来的人气。
“我们总结过,很多人早上过来顺德跑马拉松,下午就走了,对于周边的餐饮和商户消费带动不算太大。”北滘镇人大代表、广东美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志波在节目中指出了顺德当前举办大型赛事所面临的痛点问题。他认为,如何把参加大型赛事的“人流量”,转化为顺德的“人留量”,从而提升赛事的“含金量”,是政府部门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创造赛事记忆点
挖掘赛事延续性
所谓赛事经济,其实就是以体育赛事为核心,通过赛事的举办和运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活动。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通过马拉松、足球、篮球等大型赛事的举办,丰富赛事供给,带动消费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顺德该如何利用好已有的大型赛事举办经验,打造好属于自己的赛事经济新名片?对此,陈佩芳认为,赛事+文旅、赛事+消费、赛事+文创、赛事+装备等新的融合场景的打造都是顺德可以考虑的方向,但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做好产业联动。
“不同行业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我认为需要政府牵头,一方面鼓励企业创新,一方面打破行业壁垒。”陈佩芳建议政府可以出台赛事经济相关的政策措施,打造顺德的赛事品牌,推动赛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苏志波认为,顺德可以通过创造赛事记忆点,走出自己的赛事经济赛道。“对于人的记忆点,体验是最重要的。”苏志波举例说明,“比如美食是顺德的一张名片,游客除了过来品尝,能不能也可以体验一下做的过程?这种体验感就是记忆点。”苏志波建议,顺德在举办大型赛事时,针对不同的赛事、不同的受众群体,着重考虑如何增加参赛者、游客的体验感。
苏志波还表示,顺德要打造赛事经济新名片,还需要充分挖掘赛事的延续性,需要在一届接一届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受众的覆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