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有嘢讲㉝丨顺德医校融合如何进一步提升,护航师生健康?
来源:区人大      作者:区人大       发布日期:2024-11-08
    11月7日,由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与顺德融媒合作推出的直播对话访谈节目《人大代表有嘢讲》节目播出。节目为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倾听群众心声拓宽渠道,让代表们现场与市民交流互动,听取民意,了解民生。
    本期节目的话题是:师生健康,医校融合来护航。围绕这一话题,参与节目的两位人大代表畅谈感受,分享观点,并现场与市民、网友交流意见建议。

顺德医校融合有成效,也有痛点难点

    今年,“医校融合”工程被列为顺德区“一把手”工程,列入全区医改重点任务。节目中,来自教育界的两位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乐从镇东平小学副校长骆亚军,均安镇人大代表、均安镇文田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徐珑钊对各自的调研情况进行了分享,对顺德当前的医校融合工作均表示了肯定。
    据介绍,乐从的沙滘中学、乐从小学和乐从中学已经开始推进医校融合相关工作,学生在学校就能开药看病,如果出现重大疾病还能直接通过医校融合的机制进行转运转诊;而均安文田中学作为医校融合试点学校,校医室更是由均安健共体进行管理,上班时间有两位高年资的医生在学校轮流出诊,非上班时间也有护士值班,为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两位人大代表对医校融合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痛点、难点问题给予了关注。比如在常见病用药配备上,骆亚军指出,目前乐从几所学校校医室配备的药物以学生的为主,针对老师常见病的用药配备不足;同时驻校的医务人员以社区医生为主,他们本身工作就比较繁忙,还未能实现24小时驻校。
    徐珑钊表示,均安文田中学在医校融合推进过程中,有两个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是校医室的主体需要变更,这关系到能否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二是费用结算系统需要对接医保,这关系到学生看病的费用能否用医保解决。“在卫健部门的协助下,这两个问题都顺利得到了解决。现在校医室由均安健共体进行管理,学生在学校看病就能用医保进行结算报销,剩下的费用也能用校卡支付,非常方便。”徐珑钊说。

建议医校融合关注心理健康建设
还可引入中医服务

    节目中,对于下阶段如何进一步丰富医校融合工作的内涵,形成医校融合的顺德样板、顺德经验,两位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在医校融合工作中,心理健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方向。”骆亚军表示,近年来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学校的心理老师往往只能进行比较初步的辅导。一旦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稍微严重一点,由医生介入治疗就很有必要。
    骆亚军建议,在下阶段的医校融合工作上,可以引入心理健康监测,有条件的让心理医生驻校;如果人手不足,可以建立心理医生流动机制,在梳理排查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后,在某一个时间节点整合心理医生资源,集中辅导解决。
    “累计完成100间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标准化建设项目”入选2024年顺德区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徐珑钊建议,项目建设完成后,在服务方面除了有基础治疗,还可以适当地推进一些新的服务。“例如可以推进中医适宜技术,如推拿、针灸、膏药、穴位贴等,这些中医项目也是很受师生欢迎的。”
    徐珑钊还表示,未来校医室的功能定位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目前常见的功能定位是预防、就诊、治疗、康复等,建议还可以推进急救方面的学习和实操,提高师生的急救技术技能。
    节目中有市民来电,建议顺德的医校融合工作还可以推广到幼儿园。两位人大代表均表示,接下来也会在这方面加强调研、走访,收集、整理好市民的意见建议,并向政府部门代为反映,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