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
来源:区人大      作者:区人大       发布日期:2022-10-19
    10月18日下午,顺德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铭恩主持会议。
    当天会议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
    整治酒驾醉驾要形成全民共治
    近年来,顺德区将集中整治酒驾醉驾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作为事故预防的重要抓手,相继组织开展“周末夜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等一系列工作,通过采取“每日夜查”高强度、高频次工作模式,持续高压严管、严格规范办案,全力压缩酒驾醉驾违法空间,有力确保了全区道路交通形势持续安全稳定。
    数据表明,全区涉酒发生亡人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下降,2020年涉酒亡人事故同比下降34.29%;2021年涉酒亡人事故同比下降21.74%;2022年以来涉酒亡人事故同比下降7.14%,涉酒亡人事故预防成效显著。
    今年9月,顺德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开展酒驾、醉驾查处工作情况专题调研,为此次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做足准备。调研组充分肯定全区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成效,同时建议区政府注重“三个强化”:强化打防结合,形成综合联动的治理格局;强化社会协同,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强化宣传教育,形成酒后禁驾的全民共识。
    会议对全区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专项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讨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胡国林认为,当前,很多人对于酒驾醉驾缺乏耻辱感,建议把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建立诚信惩罚机制。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周贤林建议,应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为驾驶人算清楚酒驾醉驾的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自由账、健康安全账,讲清危险后果,从而不敢、不能也不想酒驾醉驾。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驭洪审议认为,整治酒驾醉驾重在提高人们对其危害性的认识,政府要继续加强酒驾醉驾的宣传,加大宣传经费投入,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和全社会共治格局。
    刘铭恩表示,目前酒驾醉驾案件仍然居高不下,整治工作任重道远,占用大量的司法资源,也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针对驾驶者存在侥幸心理和不知羞耻心理,要开展精准有效的警示宣传,延伸到餐饮、娱乐行业,深入到企业、家庭,真正触动驾驶者的灵魂,持续向社会宣传酒驾危害及法律责任。
    农业高质量发展需加快“接二连三”
    顺德区现有农业用地约25.11万亩(约12.9万亩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已基本形成以水产养殖、花卉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2015年和2020年相继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
    近年来,顺德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顺德成功申报创建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花卉、优质草鲩、优质加州鲈和预制菜重要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抢抓预制菜发展机遇,计划今年底举办2022年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加强科技赋能,建立兰花、加州鲈、翡翠鲩鱼等优势品种种业大数据库,强化数字化对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支撑;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打造26公里以党建引领、现代农业、鳗鱼之乡、文旅田园、云纱故里、农耕记忆、红色文化等主题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这一系列工作举措促进了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在产业链不断延伸中扩大产业优势。
    会议对全区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审议讨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康永忠建议,区政府在农业用地方面要加强规模化发展的规划引领,并通过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集聚。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黄志敏建议,区政府要统一规划和统一招商,突破镇街地域界限,更好把控用地指标,确保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福信认为,顺德要加快促进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投入资源做大农业发展平台,提升农业产业园的形象和发展层次,研究和优化政策、措施,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刘铭恩表示,顺德在坚持工业立区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农业高质量发展。顺德的农业发展有很好的基础,接下来,如何使农业发展为本地区生产总值创造更大贡献,需要政府进一步研究和确立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量化指标。
    会议还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区本级及大良等四个街道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和财政决算报表的议案;审议《佛山市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及审议意见处理办法(修订稿)》。
    会议审议有关人事任免议案。经表决通过,决定免去柯宇威的顺德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