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燕霞率队赴陈村调研文化保育项目开发情况。
调研组首先视察民族路活化项目以及渔人码头·千禧坊项目。据了解,民族路片区活化改造项目是区“三旧”改造重点项目。而千禧坊是陈村首个“三旧”活化改造项目,其前身是造纸厂,见证了代代陈村人的成长和当地工业的蓬勃发展。经过旧改后,千禧纸厂成为“千禧坊”,保留大烟囱等历史建筑,在工业遗存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下,蜕变成文旅热点。
随后,调研组来到三字经公园。该公园主要由区适子纪念馆及三字经公园两部分构成,内设有区氏大宗祠、区适子三字经文化展馆、卜卜斋等,已成为集旅游、休闲、宗族交流于一体的好去处。
最后,调研组来到对话研究所。据介绍,登洲大洋楼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运用中西混合的建筑风格。陈村镇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着当年的古朴风味,活化建成博物馆——对话研究所,展示一百年来顺德从信件、邮筒、电话、电报、传呼机、手机的通讯历史。
黄燕霞建议,一要深挖三字经、骑楼及大洋楼等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统一谋划整合,打造精品研学路线,增强青少年本地历史文化教育,擦亮陈村特色文化名片。二要做好活化项目安全保护工作,以人为本,确保学生参与研学的安全。三要争取海内外侨胞的支持和参与,加大华侨文化资源保育活化 ,丰富华侨文化内涵,凝聚侨胞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何允唐、麦绮慧、黄锐建,陈村镇人大副主席赖德华参加了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