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有嘢讲㉙丨旧校换新颜,新学期顺德教育如何迸发新活力?
来源:区人大      作者:区人大       发布日期:2024-09-06
    2024年9月5日,由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与顺德融媒合作推出的直播对话访谈节目《人大代表有嘢讲》节目播出。节目为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倾听群众心声拓宽渠道,让代表们现场与市民交流互动,听取民意,了解民生。本期节目的话题是:旧校换新颜,迸发新活力。围绕这一话题,参与节目的两位人大代表畅谈感受,分享观点,并现场与市民、网友交流意见建议。

软硬件双焕新
让顺德教育迸发新活力

    在新的学期,校园焕新和学校领导层的换届是顺德教育最为明显的变化。节目中,两位区人大代表分别就学校软硬件的提升,结合自己的调研、观察进行了分享。
    进入新学期,顺德一批中小学校通过焕新工程,实现旧校换新颜。/资料图区人大代表、北滘君兰中学党总支书记杨立新介绍,去年到今年,政府投入5000万元,为君兰中学新建了可容纳1400余人、安装电梯的现代化宿舍楼和六层的综合楼,在9月份已全部投入使用。另外,北滘第二实验小学整体焕新,华东美的顺德北滘学校初中部的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既让北滘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也为顺德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了校领导层新一轮换届之后,顺德各镇街校长平均年龄有明显下降趋势,大多集中在42岁至45岁间。且新任命的校领导中,“80后”占比显著上升,“90后”校级干部也开始崭露头角。对于顺德校领导年轻化的趋势,杨立新认为,年轻代表希望,代表创新,代表未来。年轻管理者更懂年轻人,在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更能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在我们学校有一位‘80后’的校领导,在平时的工作中确实能看得出他更能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杨立新认为,校领导年轻化的趋势为顺德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年轻的校领导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学习和进步。同时,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年轻校领导的培养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区人大代表、伦教汇贤实验学校副校长梁淑玲表示,近年来,顺德不断优化校长队伍,通过换届聘任去提升队伍的工作效能,持续升级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她以伦教街道的学校行政干部换届举例,伦教街道14所中小学新一届的校级正职15人中,平均年龄是44.87岁,比调整之前下降了近3岁,其中80后占了4人,最年轻的是36岁,干部队伍凸显出年轻化、专业化、合理化、本土化的特点。
    梁淑玲认为,年轻干部们有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和扎实学识,对于顺德未来的教育改革是非常好的能量增长点和突破点。她表示,这支年轻的干部队伍充满了活力、干劲,也将成为支撑顺德教育从“四好”到“四优”过渡的非常有力的一个保障。

要对本土培养出来的教育高层次人才“高看一眼”

    “强教必须强师”。节目中,两位区人大代表均认为,顺德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校园硬件的焕新,校级领导层的年轻化、专业化打造之外,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打造也是关键。
    对于如何“优师强师”,梁淑玲建议,首先要做好内培优师工作。她认为,如何对各个层次的老师进行专业性的培训或实操性的指引,是很多一线老师迫切的心声。其次,她认为顺德需要思考如何才能留住优秀的老师。“除了刚刚讲到的校园焕新之外,以最美、最优的教育环境将优秀人才留住也是一个方向。”梁淑玲认为,政府还要在相关保障措施方面去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留在顺德,让他们可以安心生活,用心工作,这对顺德教育的强师工程会是一种有力的保障。
    杨立新则认为,政府可以从人才引进和本土培养两方面发力,打造顺德教育铁军。一方面,顺德需要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教育人才可能担心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缺乏成长机会,这是人才引进的痛点难点。”对此,杨立新建议,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为引进的人才提供晋升通道和专业发展机会。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同时,鼓励教育人才参与教育科研项目,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另一方面,杨立新认为,基础教育人才不同于高等教育,更应该注重本土教育人才的培养,尤其应该对本土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高看一眼”,包括在社会地位、专业发展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用好他们。“这样才可能留住这些本土优秀的教育人才,我也相信本土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会越来越多,大家也会越来越更好地为顺德教育服务。”
    节目中有市民来电,希望政府能多为教师“减负”,包括减少、遏制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入校园,让教师能够集中精力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两位区人大代表对此均表示认同。他们表示,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区级层面,都有陆续出台规定或文件,减少与教育无关的社会事务进入校园干扰教育教学工作。今后,他们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也会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持续为顺德教育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