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有嘢讲㉖丨如何让顺德老旧小区改造更得民心、让居民更满意?
来源:区人大      作者:区人大       发布日期:2024-07-29
    7月25日,由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与顺德融媒合作推出的直播对话访谈节目《人大代表有嘢讲》节目播出。节目为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倾听群众心声拓宽渠道,让代表们现场与市民交流互动,听取民意,了解民生。
    本期节目的话题是:老旧小区改造,改出宜居美丽家园。围绕这一话题,参与节目的两位人大代表畅谈感受,分享观点,并现场与市民、网友交流意见建议。

改造前期开展参与式设计
让老旧小区改造更得民心

    老旧小区通燃气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都是2024年顺德区十大民生实事。今年,顺德要推动老旧小区驳通天然气,惠及不少于1000户家庭;还要完成5500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节目中,不少市民来电参与互动,其中,小区通天然气、加装电梯、改造停车空间等老旧小区改造内容最受关注。
    老旧小区改造,最终的受益人群始终是小区居民。如何让改造更得民心、让居民更满意、让居民最关注的改造内容得到落实?节目中,区人大代表、容桂街道振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关志伟认为,在改造前就需要发动广大社区居民进行参与式设计。
    容桂振华社区康富花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被国家住建部列为2022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案例,改造效果获得了小区居民的好评。关志伟介绍,在落实小区改造方案时,他们就邀请了设计师、规划师和建筑师开展“三师进社区”活动,在大榕树下与小区居民面对面解释设计方案,并聆听他们的需求。此外他们还开展了“街坊计仔多”的活动,广泛收集了几百条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见建议。
    “通过与居民的现场互动和线下线上的意见收集后,将更多市民的需求和改造意见归纳总结,经过设计师和规划部门的共同整理梳理后,制定出改造方案,再向广大居民进行公示,取得居民的认同。”关志伟表示,下阶段也会继续采取参与式建设和参与式验收的方式,推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
    一方面是居民对小区改造内容的需求日益丰富,但另一方面,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毕竟有限,在改造上往往未必能“一步到位”。节目中,对于如何让有限的改造资金能更好地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提升大家的满意度方面,均安镇人大代表、均安社区党委委员欧阳铭仪认为,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加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
    欧阳铭仪建议,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前,政府、小区可以通过开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活动,了解清楚居民的期望和需求;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消防系统缺失、管道老化渗漏损害等迫切问题,寻找改造“突破口”,让最终出台的方案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让有效的资金可以发挥到最大的效能。“看看哪些是大家最迫切、呼声最高的,就优先去改造。”欧阳铭仪同时认为,老旧小区的改造方案并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与居民进行“火花的碰撞”,有新想法就及时更新研究,最终才落实好方案。

让老旧小区改造“活”起来
破解改造后的运维难点

    “面子”易改,“里子”难治,这是顺德众多老旧小区改造后容易遇到的运营和维护难题,比如公共维修资金缺口大、物业管理缺乏或存在短板、配套服务跟不上、居民对小区管理参与度低等。
    参与节目的两位人大代表均长期关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这一议题,在节目中各自分享了观点和看法。关志伟认为,要破解老旧小区改造后的运维难点,要把改造和“造血”相结合去考虑。一方面在改造前可以谋划好社会公益基金的申请,另一方面利用盘活好老旧小区现有的空间和资源,让小区在改造后形成自我造血的可持续模式,产生收益,解决小区的资金问题。“在小区管理方面,可以引入社工机构、社会慈善资源,破解小区居民对小区管理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关志伟说。
    欧阳铭仪认为,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每个小区总会涌现出一些热心业主。可以通过社工机构或者社区的引导,把这些热心业主转化为小区的业主骨干,协助成立小区业委会,再由业委会选聘保洁、保安等人员,对该小区实行物业化的管理,让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的后续维护得到健全和巩固。对于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的问题,她认为不能单靠政府的单向输血,其实可以尝试引入社会资本或动员受惠群众出资,形成多元筹措资金的机制。
    在节目的最后,两位人大代表还表示,接下来会继续通过调研和走访的方式,收集、整理好市民的意见建议,并代为向政府职能部门反映,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