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与顺德广播FM90.1合作推出的直播对话访谈节目《人大代表有嘢讲》节目播出。节目为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倾听群众心声拓宽渠道,让代表们现场与市民交流互动,听取民意,了解民生。
本期节目的话题是:聚焦顺德立体停车库建设。围绕这一话题,参与节目的两位人大代表畅谈感受,分享观点,并现场与市民交流意见建议。
要让市民方便停、愿意停、放心停
立体停车库建设是顺德区政府今年的十项民生实事之一。顺德提出,今年要完成伦教渔人码头等示范性立体式停车库建设,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区推广。作为全区首个“光储充放+停车”一体化的综合型示范性立体停车项目,位于伦教街道伦宣路6号的伦教渔人码头立体停车库计划建6层,建成后将提供车位136个,有效解决景区内及周边的停车难问题。据了解,该项目突出停车取车的智能化,比如无需人为停车,平均存取车时间仅需77秒等,此外还能为市民提供快速充电服务。
节目中,两位人大代表均肯定了伦教渔人码头立体停车库项目的示范性,认为项目为解决顺德停车难的问题提供了具有很好发展空间和前景的途径。与此同时,项目在建成后的运营和推广则成为了两位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市人大代表、大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主任李尚春认为,立体停车库从建设到推广的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摸清楚市民的停车需求。
“停车需求具有很明显的区域性,它与市民的活动轨迹息息相关。越多人活动的地方,比如高密度的住宅群、商业办公区域、旅游热点等地方,市民对停车位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若已有的停车资源是不足够的,立体停车库更有必要作为一种资源的补充。”李尚春表示,在市民需求大的区域建设适量的立体停车库,这不仅是政府工作以人为本的体现,也能让这项工作更能获得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区人大代表、伦教街道公共服务办(卫健办)副书记陈瑞新则认为,立体停车库的建设和推广,关键是要解决使用率的问题,要让市民方便停、愿意停、放心停。他认为,首先要通过宣传、推介立体停车库的优势,提高市民对立体停车库的接受度;其次,要加强停车场周边的网络建设,让运行系统保持通畅,减少市民等候的时间;此外在定价上一定不能明显高于平面停车场的收费。
“另外,一定要安排人24小时现场值守,还要考虑开通人工收费的通道。当然,还可以考虑跟保险公司合作,如果车辆在停车期间出现损坏等问题,可以为停车的市民提供保障。” 陈瑞新说。
市民呼吁制定更人性化的建设标准
节目中,不少市民通过电话与网络参与话题互动,表达对顺德立体停车库建设的意见建议。他们当中有的建议做好立体停车库的指引标牌,清楚显示停车库的位置和停车位数量,让市民方便停;有的建议做好立体停车库的安全检查,让市民放心停;有的建议立体停车库可以建得更加宽阔,并提供代客停车服务。
节目中,两位人大代表透过电话、网络的方式与市民群众交流互动。
两位人大代表对市民的意见建议均进行了细致的收集和回应,并表示将代为向建设单位反应。他们也表示,只要立体停车库建设更人性化,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建设要素,市民就更容易接受和适应。
另外,对于解决顺德停车难的问题,除了建设立体停车库,两位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到,呼吁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节假日开放公共机构的停车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公共机构与顺德旅游景点之间的穿梭巴士线路,缓解顺德节假日停车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