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妍
顺德区人大代表
容桂街道龙涌口村党委书记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到,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区人大代表、容桂街道龙涌口村党委书记郑丹妍积极发掘村内本土文化资源,谋划三产融合发展蓝图,以党建培育内生动力,引入各方资源共建,形成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龙涌口村长期是容桂发展的“洼地”,如何在乡村振兴的洪流中占据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当时刚到龙涌口村工作的郑丹妍面前的一道难题。“龙涌口村有什么?”带着这个问题,郑丹妍和村干部广泛开展调研,一起深入村民家中,来到田间地头,了解到龙涌口村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底蕴,村内有桃花、咸生菜、淡口大头菜等特色农产品,百年延绵的种植制作历史是其鲜明注脚。在此基础上,郑丹妍带领村干部一起制作了《龙涌口村特色文化品牌中长期规划》,决心通过强党建、翘资源、争扶持、促合作,打造“1支队伍+2个品牌+1个形象识别系统”,建设“三产共融、三栖生活”的特色乡村。
“造物先造人。”比起大改大建,郑丹妍更加重视做好“人”的工作。她认识到仅凭个人力量很难让龙涌口村发生“蝶变”,必须激发村内党员的干事热情,凝聚一群热心家乡发展的村民志愿者,通过可视化的点滴行动潜移默化改变村民的固有想法,提升大家的能力,以点带面凝聚共识和力量。
在一年多时间里,郑丹妍积极引入社工力量,亲自参与各类活动组织策划,让龙涌口村实现志愿队伍的从无到有,村内自组织的从少到多,组织策划能力的从弱到强。在村内党群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龙涌口村特色农耕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品牌得以深化,一幅幅“墙绘”,一个个“四小园”,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家园的改变,也让更多的人领略到龙涌口的魅力。
围绕顺德区“以水兴城”重要战略,郑丹妍也在思索如何把握新机遇,让龙涌口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2年,郑丹妍带领村干部组队参与容桂街道“揭榜挂帅”项目,力争通过园区阵地建设、志愿队伍建设、文化造节建设、申报非遗项目等措施,打造“桃源龙涌”特色名片,发掘水乡特色。为此,郑丹妍与团队成员积极争取“众创共善”“社区和美计划”等区街公益项目资源支持,深化志愿队伍建设,成功开展“党旗飘飘·青‘涌’众行”龙涌口村首届农耕文化节、龙涌口村农耕文化画册征集活动等文体活动,并引入专业第三方公司围绕龙涌口咸生菜品牌打造,设计多款“潮”气包装,将直播技巧、电商销售等知识“送”到村民家门口,着力培育可持续社区经济,以文化振兴带动村内经济发展。有村民事后向郑丹妍“报喜”道,农耕文化节提高了他家的桃花销售量和销售额,这让她倍感欣慰。
“……留住一抹乡愁,追求诗和远方。龙涌口村欢迎大家的到来!”郑丹妍一直铭记为村民谋幸福的初心,不遗余力向社会宣传龙涌口村的美丽风光,希望将自己的一片热忱奉献给这片土地,不负人大代表本色。



